2021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2021年,MK体育建校28周年💁🏽♂️🤲🏻。
作為一所MK👩🏼🔧,二十八年並不悠久,她像一個陽光下奔跑的奮進青年。回眸二十八年🤾♂️,卓然不凡。從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術MK到MK体育,MK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艱辛而光榮的華章,是幾代師生不忘初心,砥礪奮進,不斷辦好人民滿意的特殊教育實踐的生動例證,鐫刻著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光輝。
肩負重托 艱難起步
1993—1999
翻開歷史的篇章👩🏼💻,1992年春天🤵🏿,鄧小平同誌南巡✶,開拓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沐著改革開放的和諧春風,浙江各項事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1992年9月7日,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向省編委申請建立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術MK👶🏿,致力改善我省殘疾人教育及就業狀況。
1993年1月,浙江省機構編製委員會同意建立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術MK👩🏻🦽。自此開啟了紮根浙江特殊教育的辦學征程,這是我校歷史上的起步階段。MK也在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中,開始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共同前進的光輝歷程🕞。
1993年11月1日👩🏽🔧,經浙江省教委批準💆🏽♂️,省殘聯籌建以招收成年殘疾人為主體的“浙江華強成人中等專業MK”。從此👨🌾,MK在開展短期培訓的同時,開始殘疾人財會等專業學歷成人教育。

老校區奠基儀式
萬丈高樓🤰🏿,起於壘土🍵。難能可貴的是,MK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多方支持下🤷🏽,投入到MK建設的各項工作中🍄,為我校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4年5月12日,占地15畝、建築面積5115平方米、總投資565萬元的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術MK大樓在天城路正式落成。
在落成典禮上,省領導許行貫🈶、龍安定、孫家賢、舟山基地副政委葛錫純以及老同誌陳安羽、厲矞華、泰國華僑蔡卓明夫婦等到場為大樓落成剪彩🔶。那是一個感人的時刻,回望彼時情景,前輩們的付出都歷歷在目🫦。

1994年5月12日,時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行貫為MK大樓落成剪彩
1994年9月,肢殘人財會專業全日製中專學歷班正式開班🔰,這是我校開辦的首屆成人中專班,共招收學員15人。同年1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鄧樸方(時任中國殘聯主席)和省委省政府領導來校視察,高位引領🏮、精準把脈,為MK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1994年11月8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鄧樸方(時任中國殘聯主席,左三)來校視察
1996年起,陸續舉辦了浙江省首屆聾啞人電腦培訓班、首屆聾啞人烹飪培訓班🧍🏻♂️、首期盲人保健按摩師培訓班……我校在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著力,使我校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1997年7月4日,浙江省華強成人中專MK(籌)首屆財會班15名學生畢業,這是我省特校培養出來的首批中專學生👩🏿🎨。是年11月,中國盲人按摩學會批復同意我校建立中國盲人按摩學會華強推拿(按摩)中心。隨後盲人足部按摩、盲人中、高級保健按摩師培訓在MK蓬勃開展,大大推動了我省盲人按摩事業的發展🐲。


1997年助殘日,時任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澤民來校視察
1997年助殘日,原中央紀委副書記劉錫榮(時任省委常委、副省長)來校視察
1998年🦋,MK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這一年🧖🏼,省教委和省計經委同意設立MK中專部。中專部的招生納入全省普通中等專業MK招生計劃,開設工藝美術(聽障)和推拿(視障)專業🏃🏻♀️➡️🈯️。同年秋季,60名聾、盲學生從137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我校首屆普通中專學生。中專教學的開展🙋🏿♀️,填補了我省特教普通中專教學的空白。

1999年助殘日🧜🏼🔞,原常務副省長章猛進(時任副省長)來校視察
構築基礎 規範辦學
2000—2007
2000年2月,浙江省教育委員會批復同意設立“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殘聯工作站”,這是我省第一所殘疾人高等教育機構🤷。9月12日☛👉🏿,開辦了聾人裝潢藝術設計大專班🏋🏿♂️,12名聾人學生圓了大學夢,實現了全國殘聯系統特殊教育MK高職教育“零”的突破🏌🏽♀️。
在MK的發展歷史上👨💼,2001年是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重要一年⛔。2001年12月3日🧿,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意MK更名為浙江省華強中等職業MK,這是我校歷史上的第一次更名。2002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開了殘疾人工作協調會議🪐,同意MK遷建🧜♂️。

2002年☞,MK被授予全國優秀誌願服務集體的榮譽稱號
2003年9月,MK開設特殊教育專業大專學歷教育🐜,為我省培養殘疾兒童教育康復人才📧。2003年12月19日,為支持我省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同意在殘聯工作站基礎上建立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特殊教育MK。
2004年11月🔺,MK與浙江理工大學聯辦藝術設計專升本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教學班,還首次開設遠程教育數字媒體設計與製作、商務英語和會計學三個專業,開啟了我省殘疾人高等教育新篇章🟦💁🏼♂️。
2006年,MK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建設階段。省政府把籌建“MK体育”列入我省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2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召開MK遷建項目選址專題協調會議,確定MK遷建選址在杭州市西湖區留下街道石馬村。

抓住機遇 加快發展
2008—2014
2008年8月6日,MK遷建工程開工奠基。新校區位於小和山高教園區🤘🏿,占地167畝,總建築面積62210平方米。MK不斷發展前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我們的小和山校區處於秀麗的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是學子們靜心學習的好地方。


借著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東風,2008年10月🥽,MK向省殘聯申請籌建“MK体育”,標誌著MK籌建高職院校的工作正式啟動。2009年10月✊🏻,省殘聯正式向省政府申報籌建“MK体育”。同年,MK被教育部、民政部和中國殘聯評為“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

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關心殘疾人👨🏫,心系特殊教育。2010年10月🤙🏼,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一行來校視察工作💃🏽,省委副書記夏寶龍等陪同考察🅰️。臨行時,張海迪為MK師生留下了“青春多美好”的留言🆖。2011年6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來校調研殘疾人工作。趙書記來到聾啞學生班級,在黑板上寫下“向老師致敬,向同學問好。好好學習,自強自立”,以此作為對全校師生的勉勵。同月,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王新憲來校視察,希望MK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重視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並祝願MK越辦越好🧑🏼🚀。視察結束後,王新憲書記與部分教師代表合影並簽字留念。
2011年6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把MK二期工程建設和建立“MK体育”納入十大殘疾人服務能力建設工程的“科技教育助殘工程”🐔,寫入了《浙江省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MK的關懷厚愛👳🏻♂️,為日後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

張海迪主席來MK視察♟💁🏻,時任省委副書記夏寶龍專程陪同

中國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王新憲來校視察🤱🏻,與部分教工合影

趙洪祝書記在黑板上題詞☎️,勉勵全校師生
2011年2月15日💧,省高校設置評議專家組會議通過MK籌建高職院校的申請。4月25日,省政府同意籌建“MK体育”,標誌著MK向創建特殊教育高等院校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作為我省慶祝第二十一次“全國助殘日”的主要活動內容之一,2011年5月15日,MK舉辦了MK体育(籌)揭牌儀式,省政協副主席陳加元(時任副省長)和學生代表共同為MK体育(籌)揭牌,標誌著獨立的特殊高等教育機構在我省實現了零突破👳🚣🏽♂️。

2012年5月🧑🏼,我校與浙江醫藥高等專科MK合作,專門面向我省視障學生招收康復治療技術(推拿方向)高職專業15人🤷,學製三年🔳🤾🏻,開創了我省高校單獨招考視障學生的先例🏥。
2014年4月4日,省政府批復同意正式建立MK体育,明確MK系專科層次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MK,由省殘聯舉辦和管理,辦學規模為1500人👰🏽。自此我校正式步入了高校發展時期。

發展壯大 再上臺階
2015—

2016年1月6日,舉行浙江省內高校結對援助MK体育簽約儀式。

2017年12月👩🏻🦯,MK順利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評估工作🪡。圖為表彰大會

2018年5月18日,“百位名家助力特殊教育”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進入新的世紀👩🏿🌾,MK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全面提升辦學水平👨✈️,逐步形成全日製高職教育、成人教育👂🏻、職業培訓等多種類型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成為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教育的重要基地,為國家特殊教育事業和浙江省發展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MK發展步履從未停歇。新征程中,全體師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特殊風景,以及省殘聯打造特殊教育品牌的要求和MK第一次黨員大會製定的目標願景,團結一致、銳意進取🕡,為把MK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高等特殊教育MK不懈奮鬥。

2019年10月29日,中國殘聯與浙江省政府舉行助推高等特殊教育和特殊藝術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

2020年8月,我校教師在2020年浙江省高職院教學能力比賽中收獲驕人戰績✭,創歷史。

2020年,我校與浙江科技MK聯合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學生。圖為首屆學生座談會

2021年1月6日,中國共產黨MK体育第一次黨員大會舉行🌜。

2021年3月26日🗿,我校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圖為黨委書記王正東作動員部署講話
回首創建歷程,成績來之不易。歷經28年的發展,MK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從建校初期的短期培訓班,發展到現在的75個班級🧩;教師隊伍逐漸壯大🙋🏼♀️,由原來的16人發展到現在的174人;在校學生數也逐年增長,從建院之初的146人發展到現在的2009人。
重溫難忘的校史🖖🏽,感念黨對MK發展的指引🏌🏼,在校史的學習梳理中感悟初心使命,激發昂揚鬥誌。